为什么数字7对品牌营销至关重要

白癜风微信交流群 http://www.xianmeng.net.cn/fengshang/xinchao/870.html

常识君邀你阅读前思考:为什么人们通常只记住第一,而记不住第二名?

为什么《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》中,小矮人的个数是7?

苹果十几年来一直占据智能手机利润顶端的营销奥秘是什么?

本文中,定位专家顾均辉老师将为你揭晓答案,以下,Enjoy:

常识君

有话说

作者:顾均辉

来源:管理的常识(ID:Guanlidechangshi)

20多年前,定位大师特劳特的著作《定位》被引入中国,引起了企业管理者的广泛注意,一时成为经管类图书的畅销书。数年前我重译的《定位》一书,也让定位理论在国内广泛传播。

然而,至今绝大多数企业仍然没有透彻理解定位,因此我决定再写一系列关于定位的文章,以飨读者。

01

为什么你只能记住第一名?

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峰?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谁?中国第一个获奥运金牌的运动员是谁?

很多人都能把答案脱口而出。

但你是否又知道世界第二高峰、第二个登月的宇航员、中国第二个获奥运金牌的运动员呢?

相信大部分人对此是不知道的。

在商战中经常说“第二名和最后一名没什么区别,客户只记得谁是第一名”。

为什么人们都只记住第一而记不住第二名呢?这里面蕴藏着什么深刻的道理呢?

这个简单道理其实说明了“心智容量有限”这个原理。

在《定位》一书中,“心智”是一个高频词,但在体系中对“心智”概念的诠释却并不清晰,导致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。

读者也可能会觉得“定位”是一个企业经营概念,而“心智”则是心理学概念,研究“心智”有多大必要呢?

以笔者的经验,研究乃至熟悉、深刻了解消费者心智,是实施定位战略的基础,只有深刻了解消费者的心智模式,才能将企业的品牌植入到消费者心中,企业品牌才能基业长青。

品牌要么在某个已知领域内成为第一,要么开辟新的细分领域,成为第一。

02

神奇的数字“7±2”

心智容量的单位

人类自19世纪以来,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成就和技术突破,如物理、化学、电子学、天文学和生物学等。然而对大脑的了解,尤其是大脑如何记忆和理解事物,却几乎是一片空白。

年,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米勒·博士发表了轰动世界的文章《神奇的数字7±2》,他通过实验发现一般人的大脑在短时间能记忆的项目通常为7±2(5-9),如7个字母或数字等,超过5-9项人类的头脑就开始懵圈、频频出错。

很多影视作品如《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》等,将人物形象数量都限定在7个的原因,太多了就无法进入观众的心智之中。

同样,品牌的名称的音节长度也非常重要,一般不超过4个字,音节不超过7个音节。

很难想象一个长名字、难记忆的品牌,会成为持久品牌留在人们心中。

“7”这个神奇数字,广泛存在人类心理相关的事物中,甚至在婚姻家庭里也是如此。

“七年之痒”最早来源于年上映的美国电影《七年之痒》,是指爱情在七年后会进入一段危险时期,也许感情也会中了“心智容量有限”的魔咒。

03

“心智”是定位金字塔体系的根基

在“定位”的理论体系的金字塔之中,心智位于根基部位,也是定位体系的逻辑起点。

正是将“心智容量有限”“心智难以改变”等人性作为逻辑起点,定位理论体系在中外企业经营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。

定位体系金字塔

很多朋友读过《定位》,在企业经营中也在运用定位的思维和方法,但是往往不得要领,有时反而适得其反,就是因为对定位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得不深刻,没有把消费者的心理揣摩到位,做出的定位是决策者自己的心理定位,而不是消费者能接受的定位。

HTC就是不深谙“心智容量有限”的消费心理而导致定位失败的典型案例。

十几年前HTC曾是几乎是安卓智能手机的代名词,但年HTC以机海战术试图笑傲智能机市场,太多的产品雷同,反而削弱了自身的定位,让消费者目不暇接,造成了“过载”,销量急剧下滑,从而将安卓智能手机之王的宝座拱手相让。

而苹果一直采用精简化的产品定位策略,每年只推出一两款产品,机身颜色也非常有限,反而十几年来一直占据智能手机利润的顶端。这不得不佩服苹果是严守自身定位的典范。

如果苹果也推出五花八门的型号和各类消费电子产品,会严重损伤苹果的品牌。

04

从心智容量导出的

几个定位原则

如果问一个消费者能想到几个牙膏品牌,他往往能列出五六种来,但是只有一两个品牌甚至只有一个品牌进入他的日常采购清单之中,可见让顾客更换品牌很难。

根据心智容量原理,有以下几种原则需要在定位时严格遵守:

1.一个品类,只能容纳极少数品牌成功

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,某个产品最开始会百花齐放,各种品牌层出不穷。但随着竞争加剧,这个品类的主要市场占率,会被前两名所瓜分,其他品牌只能分到一点肉汤而已,这也被称为“头部效应”或“马太效应”。

2.一个品牌,只能代表一个品类

某个特定的品牌,在消费者心智中只能代表一个品类。试图借助原有的强势品牌,再衍生出新品类的做法,往往无疾而终。

比如茅台并不乏跨主品牌发展的案例,茅台曾短暂涉足啤酒,推出了主打高端路线的茅台啤酒,但最终托管给华润雪花,算是昙花一现。

这是典型的想搭品牌“顺风车”的案例,想法非常简单:既然原来的品牌已经很牛,为什么不拓展一下产品线,卖更多的产品呢?

其实正因为消费者“心智容量有限”,所以一旦接受某个品牌,心智就非常难以改变。

试想一下,如果你在酒店里对服务员说“来一瓶茅台”的时候,服务员会怎么办?而你在看到“茅台啤酒”的时候,是不是觉得啤酒和白酒“混搭”的做法很诡异?

昙花一现的“茅台啤酒”

在营销中,普遍认可的一个观点是“消费者的认知大于事实”,所有营销行为的展开都是以消费者的认知为基础,并且最终目的是要进入消费者的心智。

既然心智极难改变,就不要违反人性的心智规律,顺应人性、自然而然,才能得到消费者的接受和青睐。

关于作者:

本文经作者授权“管理的常识”(ID:Guanlidechangshi)原创首发,转载请与我们联系。

想加入管理的常识内容合伙人,请戳?《管理的常识原创作者招募》了解更多详情。

▼▼▼▼▼▼▼▼▼

疫情之下

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商业世界中

如何更好地发展?

3月26日定位专家顾均辉为您解读VUCA时代,企业如何定位?直播干货分享1小时,互动答疑半小时

长按识别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pinshangxuan.com/xsfx/xsfx/12513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